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化模范機關創建,常態抓好黨建項目化管理,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2023年3月,市紀委監委機關啟動2022年度機關“一支部一特色”評展工作,機關6個黨支部精心組織、踴躍參加,持續打造紀檢監察特色黨建品牌。
一等獎
支部建在組上 打造巡察戰線“紅色引擎”
市紀委監委機關第三黨支部高站位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政治定位,與時俱進深化政治巡視”重要指示精神,針對巡察監督常態化開展、巡察干部常年在外等特點,把設立巡察組臨時黨支部作為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推進黨的建設的重要舉措。相關經驗做法2022年先后獲《人民日報》、《華東之窗》、省委《八閩快訊》刊載,并榮獲2021年全市黨建重點調研課題一等獎和2022年泉州市機關特色黨建項目評展一等獎。
市紀委監委機關第三黨支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通過“塑形、鑄魂、作為”,打造巡察戰線“紅色引擎”。一是堅持三個明確,做到支部有“形”。巡察組長、副組長擔任臨時黨支部書記、副書記,每名黨員編入所在組臨時黨支部,健全臨時黨支部工作規范、組織生活制度。截至目前,共成立226個巡察組臨時黨支部,有效實現對1700余名臨時黨支部黨員干部的動態教育、管理和監督。二是建設“三心”干部,做到隊伍有“魂”。第三黨支部派出參加巡察的黨員干部率先做好模范帶頭,做好組內“以干代訓”“傳幫帶”,通過黨員“礪劍講堂”“市圖書館巡察辦流動站”和“察話會”交流論壇等形式,幫助臨時黨支部黨員干部實現從“新兵”到“戰士”的轉變。三是統籌三個維度,做到巡察有“為”。以“走基層訪民生”“探訪窗口服務”等活動為載體,巡察組臨時黨支部黨員干部深入一線,把臨時黨支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服務保障發展大局的紅色動能。截至目前,共發現問題13766個,形成182份專題報告、158個“邊巡邊改”問題、交辦94項意見建議,形成了一批具有泉州特色的制度成果和實踐成果。
二等獎
以“黨建+四化”為紀檢監察工作提供堅強保障
2022年,市紀委監委機關第一黨支部探索運用“黨建+四化”工作模式,以黨建為引領,統籌推進參謀輔政系統化、統籌協調一體化、機關工作規范化、服務保障精準化,推動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進,以優質高效“三服務”當好“堅強前哨”和“鞏固后院”,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優、紀律嚴的黨員先鋒隊,為全市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相關調研成果、經驗文章等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中國紀檢監察報》、省委《八閩快訊》等媒體刊發。
市紀委監委召開“一縣一品牌、一室一標桿、一組一亮點”活動現場會暨交流匯報會
一是“黨建+參謀輔政系統化”,當好參謀員,打造服務決策“智囊團”。強化黨建引領,實施公文辦理、會議籌辦、文稿寫作等“提質提效工程”,提升參謀輔政能力。堅持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制定“季、月、周”工作預安排制度和全年重要課題調研工作方案。二是“黨建+統籌協調一體化”,當好“評查員”,打造高質量發展“助推器”。堅持黨建與推動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互融互促,辦公室黨員以推動機關“高效運轉、有序銜接”為出發點,依托一級績效打造工作品牌,分領域分類別差異化設置二級績效指標,定期開展跟蹤問效,強化考評結果運用。三是“黨建+機關工作規范化”,當好“推廣員”,打造特色亮點“新高地”。持續發揚“事經我手求卓越”機關文化,創造性謀劃實施“一縣一品牌、一室一標桿、一組一亮點”活動,建立統籌協調、協同推進、考核評價、成果轉化四項機制,帶動全市紀檢監察系統黨員干部走在前、干在先、作表率。四是“黨建+服務保障精準化”,當好服務員,打造高效運轉“大后方”。深化模范機關創建,以“領導滿意、機關滿意、干部職工滿意”的目標任務為落腳點,加快“數字紀委監委”建設,持續推動機關運轉基礎工作“觸電”“上網”,開發手機端APP辦公輔助工具,打造以平板電腦為終端的無紙化會議系統,切實為辦公減負、為服務賦能。
黨建引領 科技賦能 做實做強基層監督
市紀委監委開發建設村級小微權力監督信息平臺
市紀委監委機關第六黨支部堅持黨建引領、科技賦能,持續做強基層監督。2022年9月以來,開發建設村級小微權力監督信息平臺,探索運用“微信群+小程序+平臺”模式,在全市2546個村(社區)建立6800多個微信監督群,吸引179萬余名群眾入群開展監督,并開發小程序嵌入每個微信群,通過平臺聚合管理,上線運行村務公開、群眾訴求、紀檢監察干部訪民情等功能,打通紀委自上而下專責監督和群眾自下而上監督相結合的新路徑。平臺運行過程中,引導104774名黨員主動在微信群亮明身份,展現黨員干部良好形象,推動黨務村務財務全方位無死角、全過程無障礙陽光運行,妥善處置群眾急難愁盼,深入了解基層社情民意。同時,注重把黨建引領貫穿村級小微權力監督全過程,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壓實黨組織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增強管住村級“微權力”、遏制基層“微腐敗”的綜合功效。相關做法寫入省紀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工作報告并在全省推廣。
三等獎
黨建“三級聯創”助力園區提質增效
產業園區是“強產業、興城市”雙輪驅動的主戰場,市紀委監委機關第四黨支部與安溪縣紀委監委機關黨支部、龍門鎮機關黨支部開展黨建“三級聯創”,以產業園區經濟驅動的安溪縣龍門鎮為樣本,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監督主責和落實保障三大優勢,把監督和服務帶入園區,合力推動園區建設跑出“加速度”。
市縣紀檢監察干部進園區了解企業需求
一是堅持黨建引領,有效凝心聚力。發揮“三級聯創”黨建引領優勢,聚合市、縣、鄉三級紀檢監察干部力量,成立以產業鏈、招商引資、項目攻堅、要素保障、園區標準化建設等5個監督專班和4個產業鏈監督小組為載體的專項政治監督活動領導小組,將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作為政治監督重點,深入龍門鎮及產業園建設項目現場,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審批、要素保障等方面推動問題解決。二是立足監督主責,推動項目落地。成立專項債券支出工作專項督導組開展調研督導,推動園區項目“專項債”提高支付進度,督促設立安溪縣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中心,優化園區項目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三是強化作風建設,確保取得實效。選取園區重點企業作為營商環境觀察點,增強涉企職能部門和鎮村干部服務企業的積極性、主動性,變“等過來”為“走出去”,推動惠企政策落地生效。
泉州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
市紀委監委機關第二黨支部緊扣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總體要求,圍繞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社會清朗,督促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相關職能部門,運用各種新媒體和群眾喜聞樂見方式,推動泉州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實起來、強起來:通過政治引領貫穿全程、“正反”教育組合發力,夯實清正廉潔思想根基;打好“強陣地、廣傳播、活資源”三張牌,弘揚崇廉拒腐社會風尚;一體推進警示教育資源共享共用、線上線下紀法教育全面覆蓋,發揮廉潔教育基礎作用。2022年,共完成廉潔文化載體項目建設48個,組織宣講宣教250余場次,出品廉潔文化產品90余部,開設廉潔文化專欄47個,在省級及以上權威媒體刊載廉潔文化主題報道80余篇,開展旁聽庭審、任前“廉考”、“紀法教育月”學習活動等350多場次。在數字的背后,第二黨支部著力解決了廉潔文化建設的幾個問題:一是通過創新載體充實內涵,解決了以往廉潔文化建設形式較為單一、內容空洞的問題,增強廉潔文化傳播實效;二是通過“清廉泉州”館項目的啟動,解決了市本級長期缺乏一個廉潔文化教育基地的問題,并力求在全省乃至全國范圍內塑造標桿;三是在分級分類因地制宜增強廉潔文化建設影響力、穿透力的過程中,解決了廉潔文化建設針對性不強、到達力較弱的問題。
組織紀檢監察干部到鯉城區參與廉潔文化徒步研學
強化政治監督 以高質量監督助推高質量發展
2022年,市紀委監委機關第五黨支部聚焦政治機關定位,緊密結合工作實際,積極探索具有紀檢監察特色的“黨建+”工作模式,充分發揮“兩個作用”,推動黨建和業務同向發力、同頻共振,助力推動紀檢監察工作提質增效。一是政治監督重點更加突出。緊盯主體責任,抓住關鍵“人”,緊盯職能職責,抓住關鍵“事”,緊盯權力運行,抓住關鍵“點”。2022年,開展專題學習討論6次,圍繞黨中央省市部署及“點題整治”主題,結合聯系監督單位地區特點,梳理形成政治監督重點10個。二是政治監督機制更加健全。與巡察機關臨時黨支部互通聯動,發揮黨員主觀能動作用,通過“回訪督導”動態評估、檢驗成效,形成首尾呼應的監督閉環,擰干巡察整改作虛工的“水分”,切實杜絕整改走過場、走形式問題。2022年選定督導單位7個、督導重點17個、督導發現問題4個,推動被巡察單位完善制度46項,推動完成4個歷年未整改完成事項。三是政治監督成效更加明顯。圍繞“國之大者”強化政治監督,以“三個效果”為導向推動解決問題,堅決抓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貫徹落實。2022年來,對聯系地區開展“一季度一主題”政治監督12場次,開展政治監督談話50人次,實地走訪重點項目近百個,發現問題80個,提出意見建議40個,以精準監督發現問題,及時推動整改,確保黨中央、省市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市紀委監委機關第五黨支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各黨支部將認真學習借鑒機關特色黨建項目和“一支部一特色”評展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先進經驗,“嚴準實穩”抓好黨建項目化,扎實推進模范機關創建,展現機關黨建工作的活力和影響力,全面提高機關黨建質量,為加快建設海絲名城、智造強市、品質泉州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