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強調,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不松勁、不停步、再出發,始終堅守黨的初心使命,忠實履行黨章和憲法賦予的職責,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不斷鞏固拓展全面從嚴治黨戰略成果,推動紀檢監察工作取得新成績、譜寫新篇章。全面從嚴治黨,基礎在全面,關鍵在嚴,要害在治。新時代新征程上,要堅定不移一體貫徹全的要求、嚴的基調、治的理念,推動形成內涵豐富、功能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堅定不移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向縱深發展。
把握全的要求,不斷提升全面從嚴治黨的廣度。全,就是要把全面從嚴治黨戰略方針涵蓋到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制度建設以及反腐敗斗爭等各方面,覆蓋到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任何死角和空白。把握全的要求,不能撒胡椒面、平均用力,而是要堅持唯物辯證法,既講“兩點論”,又講“重點論”,在兼顧一般的同時緊緊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要堅持抓重點帶全面,對“關鍵少數”提出更高更嚴的標準,進行更嚴的管理和監督,尤其要把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作為重中之重,督促落實各項制度規定,督促嚴于律己、嚴負其責、嚴管所轄,以抓“關鍵少數”管住“絕大多數”,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提升。要堅持抓制度全覆蓋,更加突出體制機制的健全完善和法規制度的科學有效,把制度建設要求體現到全面從嚴治黨全過程各方面各層級,不斷完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加強對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堅決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為,切實增強黨內法規全面性和執行力,推動制度治黨、依規治黨。要堅持抓統籌全閉環,系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避免出現缺項漏項,使各項政策聯動集成、各個領域相互協同、各個環節緊密銜接,形成覆蓋謀劃、部署、實施、督促、考核、激勵、問責等環節的工作閉環,確保管黨治黨高標準推進、高效率落實。
堅持嚴的基調,不斷強化全面從嚴治黨的力度。嚴,就是要堅持嚴字當頭、全面從嚴、一嚴到底,把嚴的要求、嚴的措施貫徹到黨的建設全過程各領域各方面,堅決克服松勁歇腳、疲勞厭戰的情緒,堅決防止轉變風向、降調變調的錯誤期待,始終抓思想從嚴、監督從嚴、執紀從嚴、治吏從嚴、作風從嚴、反腐從嚴,確保嚴的態度不變、決心不減、尺度不松,嚴出習慣、嚴出自覺。
要保持嚴的韌勁。清醒認識我們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四種危險”將長期存在,深刻認識當前滋生腐敗的土壤和條件依然存在,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發揚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始終保持永遠在路上的政治定力,永遠吹沖鋒號,把全面從嚴治黨作為黨的長期戰略、永恒課題,不松勁、不停步、再出發,堅定不移將黨的自我革命進行到底。要落實嚴的責任。壓實各級黨委(黨組)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各級紀委監督責任、職能部門監管職責,推動各級黨委(黨組)書記扛起第一責任人責任,班子成員切實擔負“一崗雙責”,讓每名黨員干部行使應有權利、履行應盡責任,健全各負其責、統一協調的全鏈條責任格局。要體現嚴的溫度。準確把握從嚴管理監督和鼓勵擔當作為的內在統一關系,堅持嚴的基調和實的要求相統一,堅持“三個區分開來”,完善容錯糾錯機制,嚴查誣告陷害行為,及時開展澄清正名,精準規范問責,做好被問責干部的關心關愛、幫扶教育、跟蹤回訪工作,通過明方向、立規矩、正風氣、強免疫,充分調動廣大黨員干部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運用治的理念,不斷拓展全面從嚴治黨的深度。治,就是要堅持問題導向、結果導向,堅持系統施治、標本兼治,把管黨治黨的成效體現到有效破解制約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問題上,體現到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的進一步增強上,體現到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充分發揮上,體現到人民群眾堅定聽黨話跟黨走上,使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
要在懲中治,不斷取得一體推進“三不腐”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效能。在不敢腐上持續加壓,堅持反腐懲惡全面查,更加有力遏制增量,更加有效清除存量,把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膽大妄為者作為重中之重,堅決查處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聚焦關鍵領域重點查,深化整治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的腐敗,堅決清理風險隱患大的行業性、系統性、地域性腐??;緊盯失職瀆職從嚴查,精準靶向整治玩忽職守不作為、任性用權亂作為等問題;圍繞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深入查,對“影子股東”“影子公司”“白手套”“政商綜合體”等問題精準施治;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嚴懲多次行賄、巨額行賄、向多人行賄的行為。在不能腐上深化拓展,完善防治腐敗滋生蔓延的體制機制,健全行業內部監管體系,強化對政策制定、決策程序、審批監管等關鍵權力的制約和監督,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在不想腐上鞏固提升,運用典型案例和身邊人身邊事開展警示教育,深化重點領域以案促改,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營造和弘揚崇尚廉潔、抵制腐敗的良好風尚。
要在防中治,以高質量監督促進高效能治理。以政治監督為統領、日常監督為基礎,系統把握、一體推進監督的政治性、嚴肅性、協同性、有效性,形成發現問題、嚴明紀法、整改糾偏、深化治理的工作閉環,進一步釋放監督治理效能。政治監督要做實,在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上下功夫,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迅速反應、跟進監督,第一時間深入了解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偏差、督促解決,更好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日常監督要做細做實,緊盯權力運行關鍵環節和重要領域,通過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把事前、事中監督工作做及時、做到位,看住關鍵人、關鍵事、關鍵處,將問題隱患解決在萌芽狀態,防止未病變已病、小病成大病。各類監督要貫通,促進“四項監督”統籌銜接常態化制度化,充分發揮黨內監督主導作用,發揮紀委監委監督協助引導推動功能,推動完善黨內監督體系、各類監督貫通協調機制,推動各類監督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消除權力監督的真空地帶,壓縮權力行使的任性空間。
要在根上治,充分發揮紀律建設治本作用。牢固樹立黨章意識,督促黨員干部更加自覺地學習黨章、遵守黨章、貫徹黨章、維護黨章,加強對黨章黨規黨紀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有效維護黨章黨規黨紀權威,把黨章規定具體地、豐富地、生動地落實到紀律檢查工作中。在增強紀律自覺上下更大功夫,把紀律教育寓于日常監督管理,高度重視年輕領導干部紀律教育,糾正對黨規黨紀不上心、不掌握、不執行等問題,使鐵的紀律轉化為黨員干部的日常習慣和自覺遵循。堅持執紀必嚴、違紀必究,堅決查處違反和破壞黨內法規制度,踩“紅線”、越“底線”、闖“雷區”的行為,既讓鐵紀“長牙”、發威,又讓干部重視、警醒、知止,不斷鞏固發展執紀必嚴、違紀必究常態化成果。精準把握政策策略,深化運用“四種形態”,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做到紀法約束有力度、定性量紀有尺度、組織關懷有溫度,推動干部從“有錯”向“有為”轉變,凝聚起干事創業的強大正能量。
(曲孝麗作者系河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監委主任,本文刊登于《中國紀檢監察報》2023年3月2日理論周刊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