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對推動形成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系,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也提出明確要求。紀檢監察機關要用好深學習、實調研、抓落實工作方法,以政治監督為統領,日常監督、專項監督協同發力,為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提供堅強保障。
圍繞“國之大者”,做實政治監督。優化營商環境是關系“國之大者”的重大決策部署,是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紀檢監察機關要把優化營商環境納入政治監督臺賬,聚焦“放管服”改革、減稅降費、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落實助企紓困政策等方面,實行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持續推動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開展政治監督,重在精準,貴在精準。要緊盯“關鍵人”,經常性開展涉企重點領域、關鍵部門一把手和班子成員履責談話,通過管好“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壓緊壓實優化營商環境政治責任。要緊盯“關鍵點”,通過強化精準監督、主體責任考核、追責問責等,督促各級黨委政府扛起主體責任,職能部門擔起監管責任,推動優化營商環境各項部署要求落地生根。要緊盯“關鍵事”,聚焦政策落實、涉企服務、行政審批、監管執法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既著力解決阻礙營商環境的面上問題,也著力破解體制性障礙、機制性梗阻、制度性漏洞等根源問題。分行業、分領域、分部門列出政商交往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讓政商交往有規可依、有章可循。
突出統籌協同,做深日常監督。營商環境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也是一個地方政治生態、社會生態的側面反映。紀檢監察機關要把優化營商環境納入日常監督重點,找準監督切入點、著力點,以高質效監督助力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包c”上精準監督,聚焦群眾反映集中、企業反映強烈、社會反映普遍的突出問題,綜合運用“組組”協同、“室組”聯動、“室組地企”聯合等監督模式開展“點穴式”“穿透式”監督檢查,實現對企業、群眾的訴求快速響應、及時督辦,對涉企的問題線索優先處置、及時查辦?!熬€”上智慧監督,對接涉企職能部門,搭建監督云平臺,借助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市場主體準入、經常性涉企服務、工程招投標等方面開展“云端監督”,做到即時預警提示、精準發現問題。開通“移動監督”端口,暢通企業、群眾訴求反映渠道,實現“碼”上反映、“掌”上辦理?!懊妗鄙先诤媳O督,綜合運用“紀巡審”等監督方式,推動各類監督貫通協同,共享共用信息、資源、力量、手段和監督成果,以強監督促強監管,持續激活各級各職能部門貫徹執行優化營商環境決策部署的“末梢神經”。
抓重點盯關鍵,做準專項監督。優化營商環境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統籌謀劃、整體推進,也要突出重點、抓住關鍵。紀檢監察機關要圍繞優化營商環境各項決策部署,聚焦優化營商環境中的堵點、痛點、難點,通過開展“點題整治”,專項巡察、專項督查等,以點帶面系統施治。聚焦企業生產經營的痛點,以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為切入口,開展“入園區、訪企業、看項目、解難題”行動,設置營商環境監測點,安排紀檢監察干部定點聯系企業,督促相關部門打通服務企業“最后一公里”。聚焦政策落地的堵點,建立紀檢監察機關與涉企職能部門、窗口單位常態化聯動督導體系,成立專項監督檢查組,采取調研走訪、明察暗訪等方式,深入基層一線開展監督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解決,推動各項惠企助企政策落地落實。聚焦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的難點,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巡察和專項督查,找準影響營商環境建設的隱形變異問題和深層次癥結,舉一反三,標本兼治,打造讓企業安心投資、舒心創業、放心發展的一流營商環境。
(作者系福建省南安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